中国男足东亚杯 26 人名单于 6 月 30 日正式公布,其中门将位置的调整引发广泛关注。34 岁的上海海港门将颜骏凌作为唯一老将入选,而上海申花的薛庆浩(24 岁)和山东泰山的于金永(20 岁)则首次披上国家队战袍。这一 “一老带两新” 的配置,标志着国足在经历世预赛失利后,正式开启门将位置的新老交替进程。
从名单构成看,久尔杰维奇执教的国足平均年龄降至 25.4 岁,较前任伊万科维奇时期的 30 岁大幅下降。门将位置的年轻化尤为彻底:王大雷、刘殿座等老将落选,颜骏凌成为唯一 “80 后” 门将,而薛庆浩、于金永分别代表 “00 后” 和 “04 后” 新生代。这种调整并非偶然 —— 东亚杯作为国足备战下一届世预赛的起点,教练组明确将其定位为 “新人试金石”,而非单纯追求成绩的赛事。
作为国足现役出场次数最多的门将(112 场),颜骏凌的入选更多是出于经验考量。尽管本赛季在海港的出场时间有所减少,但他在国家队的稳定性仍不可替代。2023 年亚洲杯上,颜骏凌面对韩国队时多次做出关键扑救,帮助球队逼平对手;世预赛对阵泰国队,他更是扑出对方点球,避免球队过早陷入被动。
此次征召颜骏凌,教练组显然希望他承担 “传帮带” 角色。在训练中,他需向两位年轻门将传授国际比赛经验,尤其是应对高压场面的心理调节技巧。正如《足球报》所言,老门将的存在能 “稳定军心”,为新人提供成长的缓冲空间。值得注意的是,颜骏凌目前仍保持着中超门将中顶级的反应速度(本赛季扑救成功率 78%),这使其在东亚杯期间仍可能担任首发。
这位青岛籍门将出自中能青训,身高 1.95 米的他以出色的门线技术和爆发力著称。2024 年 U23 亚洲杯上,他作为国奥队主力门将,面对韩国队时多次化解单刀险情,被时任主帅成耀东评价为 “未来十年国足门将的有力竞争者”。尽管本赛季在申花仅获得 3 次联赛出场机会,但他在训练中的表现打动了久尔杰维奇 —— 教练组尤其看重他 “敢于出击、果断决策” 的特点,认为这符合现代门将的战术需求。
作为国足史上最年轻的门将之一,于金永的入选堪称 “黑马”。这位山东泰山门将本赛季在中超替补登场 3 次,虽经验不足,但 1.92 米的身高和冷静的指挥能力令人眼前一亮。在 2024 年 U19 亚青赛上,他曾扑出日本队的点球,帮助中国队晋级八强。久尔杰维奇在亚青赛期间就密切关注他的表现,认为其 “具备成为顶级门将的潜力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于金永与刘邵子洋、李昊并称 “03 门将三杰”,三人的竞争将重塑国足未来门将格局。
爱游戏app久尔杰维奇的门将选择引发争议,部分球迷质疑 “为何不招李昊、韩佳奇等联赛主力”。但从战术角度看,这一配置暗含深意:
此次门将配置并非毫无争议。部分媒体指出,于金永在俱乐部缺乏出场时间,实战经验不足;薛庆浩虽潜力突出,但稳定性仍需打磨。不过,多数评论认为,这是国足 “不得不走的一步”—— 世预赛失利已证明,依赖老将难以突破瓶颈,唯有大胆启用新人,才能为未来十年储备人才。
值得关注的是,欧洲赛场的刘邵子洋虽未入选本次名单,但其在奥乙联赛的出色表现(连续 4 场首发,扑救成功率 82%)已引起足协注意。未来,他与薛庆浩、于金永的竞争,或将推动国足门将水平整体提升。正如《环球网》所言,东亚杯的门将配置 “既是破局,也是起点”—— 若新人能抓住机会,中国足球或许能在门将位置上迎来久违的 “黄金一代”。
从颜骏凌的经验传承,到薛庆浩、于金永的崭露头角,国足门将位置的新老交替折射出中国足球的转型决心。尽管前路充满不确定性,但久尔杰维奇的 “青春风暴” 至少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:中国足球正在告别 “依赖老将” 的惯性思维,开始以更长远的眼光布局未来。东亚杯的赛场,或许不会见证奇迹,但它将成为年轻门将成长的重要里程碑。